一、基本概况 信义大学教学楼位于益阳市赫山区第一中学校内,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挪威信义会购地修建。整个平面呈长方形,为庑殿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该楼坐北朝南,四坡屋面上盖绿釉筒瓦,南向正中开门,花岗岩石门框,入内两侧设木制楼梯旋至顶楼,北边设走廊,南为教室。通高15.8米,面宽76米 ,通进深9.3米。整栋大楼结构紧密,布局合理,在承重、通风、防潮、采光等举措上,设计极为科学。 信义大学教师宿舍楼位于教学楼的东北侧,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秋(1907年)由挪威信义会购地修建。整个平面呈长方形,为硬山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该楼坐北朝南,两坡屋面上盖绿釉筒瓦,前后两坡屋面均设有天窗。南向设檐廊,中由三根圆形石立柱支撑屋檐,花岗岩条石压边及护栏,中间对称开两门。沿廊入内可至单独套间,往外设有两开间宽的条石台阶,共十二级。室内均为木制地面,各套间均设有取火壁炉,有木制楼梯旋至二楼。一层下设地下室,四周均设有通风口。整个宿舍楼结构紧密,布局合理,室内装饰极为精致。 信义大学教师宿舍楼位于益阳市政协大院内的狮子山北侧,与东边的教学楼相隔仅200米。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秋(1907年)由挪威信义会购地修建。整个平面呈凹形,为硬山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该楼坐北朝南,两坡屋面上盖绿釉筒瓦,两侧设有独立的门厅,门框由花岗岩条石制成,入内北侧分别设有独立的木制楼梯旋至二楼,每层均为独立套间,均设有壁炉,一楼下设地下室,北向建有护坡及护栏,两侧均有石梯可至山下。该楼建筑极具北欧风情,是中西建筑合璧的典型。 信义大学教学楼、教师宿舍楼现为市一中学的校史陈列馆、图书馆和政协办公大楼。 五马坊牧师楼位于益阳市资阳区资江北岸的城内办事处,与资江南岸的信义大学教舍楼隔江相望。该楼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挪威籍传教士原道明与益阳教徒刘徒生购地修建,其左侧原建有教堂、女子圣经学校,现仅剩牧师楼。整个平面呈凸形,为悬山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占地面积近2000余平方米。牧师楼坐南朝北,两坡屋面上盖绿釉筒瓦,北坡屋檩起拱设有两扇天窗,北向中间设两门厅,分东西两半,成独立套间,各套间均设有壁炉,入内各有木制楼梯旋至阁楼,南北均设有两台。该楼设计合理,功能齐全,既有湖湘民居建筑的特点,又有异国建筑风情。登楼远眺,城内城外美景、动态尽收眼底。 二、历史沿革 1904年,挪威牧师原道明、益阳教徒刘玉堂在五马坊购买一幢公馆,稍加修改成教堂,成立会堂,后来称为总堂,同年开始修建五马坊牧师楼。以后陆续建女子圣经学校及其他附属房屋等。教堂成为益阳信义会的策源地与活动中心。 1906年,湘中信义会挪威差会,在益阳县城对河桃花仑狮子山购地,创办“信义中学堂”,开始建筑校舍。 1907年秋,校舍基本建成,招生开学。第一任校长为挪威籍牧师赫资伯,副校长为华人陈家珍,学堂为旧制中学,修业期限四年。 1912年,挪威信义会在益阳县城内五马坊创办“信义女子师范学校”。校长为挪威籍贺哈拉女士。 1917年,赫资伯辞职,穆格新任校长。 1921年,瑞典信义会决定创办“信义大学”。在桃花仑西约里许购地,第二年建筑校舍。 1923年,信义大学校舍竣工,秋季正式开学。韦慈曼博士任校长,设文理两科,文科设欧洲方言系与社会科学系,理科设数理系与生物系。 1926年,湖南农民运动兴起,洋人纷纷离去。信义大学、信义中学堂、信义女子师范均停办。 1928年,复办信义大学改组校董会,由华人曹竹琴任校长。1929年又停办。 1930年秋,恢复信义初中,曹竹琴任校长。定名为“湖南私利信义初级中学”。 1935年,林岳皋先生倡办“信义女子初级中学”,地址桃花仑瓦窖村,林为首任校长。 1936年秋,在原信义大学旧址增办高中部。信大全部校产拨给“信义中学”,改名为“湖南私利信义中学’,为本地区最早的完全中学。 1938年,日寇犯湘,长沙大火,十二月学校被迫迁往安化东坪,继续办学。 1941年春, “信义女子中学”并入本校,改为女生部。8月学校迁回桃花仑原址上课。 1943年11月22日,日寇飞机轰炸益阳城区,死伤170余人,校长率20余人会同信义医院人员赴城救护。 1944年,日寇侵犯湘北,奉命疏散,6月6日凌晨敌机狂炸,校高中部绿瓦房附近落下一弹,幸未爆炸。又迁安化黄沙坪,至8月1日开学。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学校迁回桃花仑。 1947年1月,陈开源校长和高中部张云筹教务主任,赴美国明尼苏州立大学深造,至1948年11月回国,继续任校长职务。 1949年8月3日,益阳解放。8月15日,益阳县人民政府成立。学校“维持现状,逐步改造”。 1952年9月,“信义中学”正式由人民政府接收,改名“益阳市第一中学”。 1954年召开第一次“三自”革新筹委会,将原桃花仑公会、益阳公会(五马坊公会)整顿合并成立益桃公会,邓群辉为公会会长。 1958年,教会活动停止。 1981年复活节(4 月26日),教会恢复礼拜,7月10日成立原益阳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1986年拆除原五马坊教堂,在牧师楼东侧新建一座500平方米的教堂,现为益阳市基督教五马坊教堂。 1997年元月成立益阳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益阳市基督教协会于此。 1997年,益阳市人民政府将信义大学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 200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信义大学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 2004年,益阳市人民政府将五马坊牧师楼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 2005年,益阳市第一中学出资60万,在文物管理处的指导下,对信义大学教舍楼的屋瓦面,檩、橼及外墙进行了修缮。 2007年,益阳市基督教协会出资100万元,在市文物管理处的指导下,对五马坊牧师楼进行了维修。 2008年,益阳市政协出资40万元,在文物管理处的指导下,对信义大学教舍楼进行了维修。 三、价值评估 一、益阳信义会客观上为推行较封建教育之先进的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教育理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国家和社会培育了数以万计的杰出人才。从这里走出过的如旧民主革命烈士李唐、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师师长兼政委曾士峨、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周扬、原教育部部长何伟、首届矛盾文学奖得主莫应丰、中山大学原校长李进才、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林凡、著名作家谢冰莹、老外交家社会活动家国际正义人士何凤山博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孝骞、中国工程院院士文伏波、潘自强等大批学者、专家、名流杰出代表。 二、益阳信义会建筑群见证了益阳人民接受西方文化的历程,同时,也是益阳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合作的重要纽带。自1904年至1924年,信义会在益阳购地修建信义学校、医院、教堂等建筑约20余处,广泛传播西方先进思想和教育理念,益阳人民纷纷将自己的子女等送入信义学校、医院、教堂接受教育、医疗、洗礼等,与信义会和平共处、相互帮助,抗日战争期间,信义会曾无私的帮助抗战伤员与老百姓,改革开放后,原信义会的外籍教员及其子女等纷纷返回,重温昔日之峥嵘,感慨当今之巨变,并与益阳人民共同交流合作,促进了教育事业和宗教事业发展。 三、益阳信义会建筑群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是异国建筑文化在我市的一处奇葩,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工匠在仿造北欧建筑方面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信义会建筑群平面一般以中轴线横阔对称分布,左右各成单独套间,内设壁炉,屋面上盖绿釉琉璃瓦,山墙采用排山勾滴瓦等装修形制具有北欧风情的特点。内墙大量使用本地织竹骨外抹素灰,具有建材高度本地化的特点。是我市尚存的较为完整的近代历史建筑群,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 四、益阳信义会建筑群是开发旅游的重要文物资源,是城市旅游观光不可缺少的城市名片。信义大学教舍楼地处益阳市中心位置的狮子山,毗邻秀峰湖、会龙山公园和会龙山佛教基地,这里交通便利、气候舒适,环境幽雅,是旅游休闲的重要场所。资江北岸的五马坊牧师楼更是处于资阳古城区内,其城内现存大量的旅游资源,如益阳故城城墙、大成殿、三台塔等,具有浓郁的异国风情的信义会建筑群,无疑是打造城市旅游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 |